<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青田县司法局四举措提升人民调解规范化水平

          青田县司法局深入推进“执法司法规范化水平提升年”活动,立足侨情县情,以“融合智治”为思维引领,不断探索工作思路和人民调解工作新模式,筑牢人民调解规范化建设坚强“堡垒”。今年来,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化解矛盾纠纷2937件,成功率99.9%。

        一、强化涉侨机制,实现纠纷递进化解

          (一)打造海外人民调解组织,形成涉侨多元解纷合力。

          发挥“同乡之情”“同业之谊”化解华侨间民事纠纷,对接海外侨团与海外调解委员会,在德国、意大利、法国等6个欧洲国家成立8家人民调解委员会,各调委会设主任1名,副主任1-2名,委员若干名,配备45位海外司法联络员、13位海外家事调查员、11位海外人民陪审员协助海外调委会化解矛盾纠纷工作,年均化解纠纷200余件。

          (二)创新人民观察调解机制,完善涉侨多元解纷体系。

          近几年,涉侨调解案件越发凸显专业化和精细化。在当事人双方矛盾突出、证据材料薄弱且更多需要社会经验判断的涉侨家事纠纷中,引入“观调团”。由侨团侨领、同乡会成员等作为观调员,全程旁听、参与调解。观调员通过观察当事人的言语行为,了解案情和争议焦点,协助寻找调解突破口,思考纠纷解决方案。观调员也可以发挥调解合力,和当事人阐明利害关系,算经济账、人情账,不断软化当事人强硬的态度,平复当事人激动的情绪。截至目前,共适用观调210件,调解110件。

          (三)引入公证窗口对接机制,精简涉侨多元解纷流程。

          针对涉侨离婚案件中,当事人文书公证认证的需求,县司法局联合县法院、县公证处建立涉侨(家事)诉讼公证对接机制。将裁判文书公证认证申请“窗口”移至法院,当事人可直接向法院提交认证材料,咨询如公证认证材料、时长、程序等信息。由该院与公证处对接手续,转交材料,减少材料审核重复流程,公证办理时间缩短至5个工作日以内。截至目前,已办理涉侨家事公证24件,接受公证信息咨询700余次。

        二、强化业务指导,擦亮人民调解金名片

          (一)完善指导工作规范。

          根据《浙江省人民调解工作规范》要求,健全完善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制度,配套建立岗位责任、纠纷受理、纠纷排查、工作例会、档案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形成有效预防化解矛盾纠纷、内部管理规范、调解程序合法的人民调解工作制度体系。同时,统一规范业务台账、文书档案格式,制定出台调解流程、工作细则、行为规范等内容,并实行公示上墙,确保调解过程依法、规范、有序。会同司法所进行联合考评,共同开展对各镇乡(街道)人民调解工作的考核评比,并将调解案件情况纳入年终考核,推动人民调解日益发挥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的独特作用。

          (二)健全联合培训制度。

          主动与各乡镇、街道沟通,积极推进以集中授课为主的常态化培训工作机制。每年制定培训计划,组织各乡镇、村社居等人民调解员参加业务知识、调解技能和文书制作、调解规范等方面的集中培训,邀请经验丰富的老调解员,当面解答疑难问题,分享自己的调解心得。不定期举行座谈交流、邀请观摩,以点带面进行个案指导,丰富培训方式和内容。2019年来已培训500余人次,有效减少其为片面追求调解率而产生的“和稀泥”现象,增加人民调解的法治含金量。

          (三)打造微信指导平台。

          利用县乡村112个微信塔群,及时发布典型案例,宣传《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相关的法律知识。同时邀请律师进群,随时为调解组织、调解员提供“面对面”法律业务指导,提高矛盾纠纷第一时间调处成功率,实现纠纷化解关口前移。今年来共通过微信解答各类疑问1300余人次,指导调解成功110余起。

        三、强化整体统筹,形成纠纷解决合力

          (一)打好部门协同“组合拳”。

          主动对接公安局、人社局、妇联等部门,先后建立起交通事故、劳动争议、婚姻家庭等7家行业性专业调解委员会,今年来成功调处矛盾纠纷2000余件,标的额逾1600万元,其中全县90%以上的道交纠纷和98%以上的医患纠纷通过交调委、医调委得到妥善解决。促成全县建立健全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衔接机制,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在县信访局窗口设立人民调解室,派律师进驻调解室,解答、调处信访疑难案件;开展县城中村改造积案大会战。司法局不定期指派律师参与积案大会战。2019年来化解信访积案20余件,其中成功化解1起10年以上信访老案。

          (二)筑牢基层治理“桥头堡”。

          各司法所定期向辖区党委政府、镇综治办、派出所、人大代表等通报辖区调解情况,重点分析当前矛盾纠纷多发领域呈现的特点和问题,深入探究产生根源,有针对性地预警风险、提出建议。坚持双联双建,强化“三服务”到基层。要求各领导、各科室积极协助解决基层司法所面临的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如实反映基层呼声,认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化解各类矛盾,全力维护安全稳定。

          (三)夯实制度保障“大后方”。

          加强经费保障力度,将人民调解经费保障纳入县财政预算,出台人民调解“以奖代补”政策,近两年全县累计发放奖金100余万元。出台《进一步完善涉侨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该意见明确规定将八大海外调解组织纳入特邀调解组织名册,建立诉调对接机制,并对涉侨调解工作原则、调解范围、调解程序等内容做了详细的规定,确保涉侨工作“有据可依,有条可循”。

        四、强化科技应用,不断赋予新时代内涵

          (一)推动纠纷在线解决。

          借助 “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大调解数据管理平台、“浙里调”等,进一步整合辖区调解资源,使“线上线下”平台成为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关卡,在方便人民群众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的同时,也不断释放了“互联网+”的社会效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调解工作的压力。组织召开大数据管理平台培训会,并通过拍摄小视频、发放指导手册、制作演示录像等方式,加大平台推广力度,提高调解员平台运用能力。

          (二)开通海外调解视频。 

          依托信息技术,开通了青田“侨海通”跨境视频服务中心,海外青田华侨可以通过视频,直接连接国内的侨办部门,不需特地回国,就可以在海外现场办理相关业务,实现面对面、零距离服务华侨,缩短办理业务的时间,让华侨享受快捷的“超市式”办理模式。西班牙巴塞罗那、意大利罗马、法国巴黎、奥地利维也纳等四国的相关侨团成为首批国外分会场,国内外设备已正式开通运行并开展相关工作,覆盖海外侨胞22.3万人,实现“最多跑一次”向海外延伸。截至目前,已开展涉侨纠纷在线调解185次,调解成功率达7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