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写作能手、书画匠人成了他们的新称呼
        把刑期当学期,囚子找到新生方向

          文化润新生,助力改造行。省第六监狱以“菊文化”为平台,积极开展修心教育,让罪犯在文化改造中明善恶、辨是非、懂荣辱,促进他们改过自新。

        几乎不识字的他成了写作能手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大墙内,罪犯吴某拿着一本国学书,认真地诵读。谁能想到,阅读如此流利的他,刚入狱时可是连字都不认识几个。

          2003年6月,被判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吴某来到省第六监狱服刑。彼时,他满口粗话,态度蛮横,是个“刺儿头”。由于识字不多,他连写封信都得找人帮忙。

          监狱根据他的情况,结合“三课”教育安排,为他定制了“扫盲”计划。

          入狱半年后,吴某被编入小学班,从拼音开始学起,接着识字、认词组,一步一个脚印,化刑期为学期。13年后,吴某拿到了中专毕业证书。

          改造之余,吴某利用闲暇时间,逐字阅读《浙江新生报》,琢磨写作技巧。2012年,他的第一篇作品《在痛苦中重塑灵魂》在新生报刊出,给了他很大的信心。从那以后,吴某爱上了写作,陆续写了百余篇杂文,不少被新生报刊用。不仅如此,他还参与监区改造书籍——12万字散文集《向日葵》、7000字诗歌集《青草诗句》等书籍的编辑。

          “再过几个月,我将离开监狱,与亲人团聚。在此,我用文字立下誓言,不辜负警官的谆谆教诲,同监犯的帮助、关爱,亲人的漫长等待,更不辜负文字的一路陪伴,立志做一个讲责任、有善心、守法纪的人。”新生在即,吴某由衷地说,自己的蜕变与成长,离不开自身努力,更离不开监狱文化改造的土壤滋养。

        十七年磨一“画”
        刚入狱时,陈某经常因琐事与其他罪犯发生摩擦,不到半年就多次受到处理。
          2001年秋天,参加监狱组织的“菊文化”艺术节时,陈某被那些优秀的绘画作品所吸引。他主动找到民警,说自己想学画画。
          当时的他已近中年,从未接受过专业美术教育。刚开始,陈某学得很吃力,即使过了五六年,作品仍是“四不像”。担心他泄气,民警不时找他聊天鼓励他。慢慢地,陈某对绘画越来越有感觉。

          见他进步明显,民警又指导他继续参加绘画兴趣班。“画画时,感觉自己很平静。”陈某说,通过绘画自己找到了宣泄情绪的办法,脾气也改变了很多,改造之路越走越顺。

          如今,陈某绘画技艺娴熟,作品也较为成熟,“兴趣班的人都说我现在是一名‘书画匠人’。”陈某笑着说。

        W020200916535426110760.jpg

          日前,即将新生的陈某特意画了一幅国画长卷《孔子七十二弟子相》,作为自己新生的礼物,也借此对给过自己鼓励和指导的民警、老师、罪犯表达谢意,“感谢监狱搭建了这样一个平台,让我能够在艺术的熏陶下得到新生”。

        用文化助力新生

          类似吴某、陈某这样通过文化促改造的例子,在省第六监狱还有很多。
          自2011年起,省第六监狱全面深化监区文化改造工作,开设文学、绘画、围棋、书法等兴趣班;2013年,开展汉字文化教育,每个监区都设有汉字课堂、文学兴趣班;2015年,引入外籍犯HSK汉语言兴趣教学。

          2016年以来,监狱积极开展修心教育,以文化之,教化于形,为罪犯注入新的改造力量。据统计,4年来监狱共接收新入监罪犯近900人,其中90余名文盲通过“三课”教育学习等实现100%脱盲。

          “做好罪犯的文化改造,是监狱治理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副监狱长强鹰说,监狱将不断拓展学习方式,继续在线上线下教育上下大力气,因材施教、因需施教,用文化的力量帮助更多罪犯重获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