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让“迷途者”走好回归之路

          “我出去后,还能干什么?”这是大墙内许多罪犯常有的困惑。刑释人员能否顺利回归社会,关系到社会的安全稳定。近年来,我省各监狱精准把握罪犯差异化带来的新生规划多元化特点,借助修心教育,按照需求导向和“一人一策”的办法,帮助罪犯完成新生规划,为他们走好改造路夯实基础。近日,记者从省第六监狱和省第三监狱了解到他们在培养罪犯回归社会能力上的特色之举。

        接轨脱贫 为新生助力

          “没想到,脱贫让我的假释之路更加顺利了。”不久前,得知家人将回乡务农,省第六监狱罪犯徐某(苗族)悬了多日的心终于放下了。

          徐某是贵州省赫章县人。家乡的贫困,令他们一家人不得不背井离乡,四处打工。也正因为如此,徐某服刑9年多,一直联系不上家人。

          改造期间,徐某表现良好,符合假释条件,今年下半年就可以申报了。但赫章县司法局认为缺少家人担保,无法正常开展监督帮扶,社区矫正工作难度较大。这样一来,徐某能否顺利假释就难说了。

          今年两会前夕,徐某收看央视新闻时,意外看到自己家乡脱贫的消息——当地政府组织贫困农户成立燕麦种植合作社,帮他们实现在家致富,并吸引长年在外打工的苗族同胞返乡。在随后开展的谈话教育中,徐某跟管教民警说起这事,民警提醒他“家人会不会也回家参加合作社了”。很快,监狱就向当地公安部门发函,试着联系徐某家人。当地派出所反馈说,徐某的父母正准备从江苏回老家务农。

          得知消息,徐某兴奋不已,改变赫章人民生活的脱贫攻坚,无意中竟帮了自己新生的大忙。他向民警表示感谢,也说出自己对假释后如何融入社会感到困惑。随即,民警为他量身定制帮扶计划,让他可以追随家乡脱贫的脚步,假释后回老家参加合作社,和父老乡亲一起种植燕麦。在民警的鼓励帮助下,徐某阅读了相关农技书籍,观看了学习种植视频,对燕麦种植有了初步了解。如今,徐某对假释后的新生活信心满满。

          帮助徐某鼓起信心的,是省第六监狱今年新推出的“接轨脱贫 助力新生”帮扶计划。据统计,截至2019年年底,该监狱约35%的罪犯籍贯地属于贫困地区。借力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监狱在部分罪犯中推出“接轨脱贫 助力新生”帮扶计划,围绕罪犯家乡的脱贫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培训,帮助他们刑释后更好地融入当地生活。目前,还有十几名罪犯准备参与帮扶计划。

        创建基地 习艺促改造

          “你好,林经理。我是王某,上次监狱就业推介会上与您有过交流,还与贵公司签订了就业意向书。现在我刑满释放了,想到贵公司就业。”省第三监狱罪犯王某新生当日就开心地跟衢州当地一公司林经理打了电话。

          王某能够顺利就业,离不开监狱职业技术教育实训基地的帮助。

          如何让那些刑期较长的罪犯在改造中看到希望,是省第三监狱一直想方设法解决的问题。经过五年多探索,2018年3月,监狱在全省率先创建罪犯职业技术教育实训基地。“教育改造就是给罪犯创造希望。如果服刑了十几年,却与社会脱轨了,回归不畅更易引发问题。我们创建职业技术教育实训基地,就是为了培育匠人精神,把罪犯的刑期变成学期,让他们在希望中安心改造。”监狱教育改造科科长徐家红说。

        W020200708498582668484.png

          根据罪犯的意愿和需求,基地开设了陶艺制作、汽车维修、电子电工、电子商务、缝纫技术等课目实训班。王某参加的是缝纫技术培训,在民警老师的认真指导和自身的刻苦学习下,王某的缝纫技术日益精进,一年后更是成为缝纫能手。凭借这门手艺,王某在监狱就业推介会上找到了工作,这也是基地结出的第一颗果实。

          截至目前,在基地参加培训的罪犯中,已有128人获得国家颁发的职业技术合格证书或行业认可的证书。

          创建实训基地是省第三监狱深入推进修心教育的探索之一。为帮助罪犯顺利回归社会,监狱先行先试,从率先将成人职高“双证制”教育内容引进高墙,到打造“百警助百囚圆百梦”暖心教育,再到成立职业技术教育实训基地让罪犯习得一技之长,监狱让罪犯在接受改造的同时重燃对生活的希望,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走心教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