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16种“道路病害”24小时内修复
        ​“云上城管”专门解决车子颠一下的小郁闷

          坑洼、沉陷、裂缝等“道路病害”常常引起司乘人员的不舒适。20日,杭州市下城区正式上线“云上城管”平台,将能够有效解决这个问题——下城区的每条道路被划分为成千上万个平方米级的评价点位,通过实时的数据分析,生成“道路健康码”,针对“红码”“橙码”的道路问题修复时间将缩短至24小时内。

          在下城区“云上城管”道路智慧系统大屏幕上,中间一张电子地图标注出道路名,上面密密麻麻显示着绿点,当中个别红点则代表着存在“道路病害”。工作人员点开东新路上的一个红点,弹出窗口显示该点位详情:具体位置为东新路与颜三路交叉口40米,病害得分为59分,病害类型为补丁,一张清晰的点位照片呈现了凹凸不平的补丁情况。点击下方“生成工单”,这条信息就被一键派发至道路养护单位。在另一条红点较多的建国路路段,工作人员点点大屏幕,发现存在坑洞、修槽等多种病害。“病害总量每天更新,16种‘道路病害’类型分别有数据统计,这些都显示在大屏幕上,后台随时查看并调派任务。”技术研发人员储翔介绍。

          此时,在另一端,道路养护人员打开手机APP,自动接收到对应的工单任务,完成现场施工、修复汇报、效果评价、记录留存的闭环流程。在没有天气影响的情况下,这些“道路病害”要求在24小时内完成修复。修复后,“红码”通过养护效果评价后即可转绿。

          而负责前端采集这些路面信息的,是我们身边的公交车、出租车、洒水车、网约车等等。“我们在100多辆车上装置一个类似‘行车记录仪’的5G盒子,当它们进入‘红码’等‘不健康’路段时,就会提前15秒打开采集模式,拍摄点位图片并自动上传至后台。”工作人员介绍,这项原本需要专人专车现场巡检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通过“云上城管”自动化进行,大大节省了人力和物力。

          目前,下城区已对区内100多条道路、近百万个点位实现了信息化覆盖,其中主支干道全覆盖、主要道路覆盖率近100%,路面问题发现平均用时由原先的5-7天缩短到1-2天,道路养护整体流程用时节约了一半以上。据悉,这项创新工程将于11月底在杭州全市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