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又现“冒充客服”诈骗 警方提醒:切勿轻信“退款”说辞

          近年来,“冒充客服”诈骗屡见不鲜,骗子的伎俩没有多少“新意”,但依然有不少群众上当。

          4月5日,家住台州三门的吕女士就遭遇了“冒充客服”诈骗,虽然警方及时赶到制止,但仍有近5万元被骗子骗取。

          当日下午,吕女士接到一个自称“淘宝客服”的电话, 称其之前网购的奶瓶质量有问题,并以商家名义承诺将赔偿两倍购物款。见对方能够完整说出自己的订单信息,吕女士便信以为真,按照对方要求添加了QQ好友,并根据“客服”的指引完成了一系列操作。

          吕女士表示,该“客服”以其“芝麻信用分”不够,不能办理“一键快捷理赔”为由,提出可以授权当前剩余理赔资金至吕女士支付宝“借呗”或“网商贷”账户,以提高“芝麻信用分”。

          为了打消吕女士的疑虑,“客服”发来了一张盖有公章的理赔授权协议,并称资金由对方提供,无需吕女士偿还。急于退款的吕女士当即同意了,在看到对方发来的“借呗”到账1万元的截图后更是深信不疑。于是,按对方的要求扫描了其提供的“二维码”,登录了自己的支付宝账号,并如实填写了个人信息和短信验证码以接收“赔偿款”。

          本以为可以马上收到赔偿款的吕女士还来不及开心,又被告知由于验证码填写不够及时等原因导致账户超时冻结,将会产生高额违约金并影响征信,后果严重。随后,“客服”又要求吕女士下载“360借条”等多个贷款App,通过申请贷款“走流水”方式解冻账号,并称贷出来的钱会打入“安全账户”。

          身陷骗局的吕女士仍不自知,如实将自己的银行卡号和手机短信验证码等信息告知了对方。直到收到银行卡扣款短信,仍然相信对方所谓的“基本流程”一说,继续根据对方指示进行操作。

          在长达2个多小时的操作后,吕女士的家人终于察觉到异常,得知其还要继续将刚从“微粒贷”贷款出来的6000元转账给对方,当即选择了报警。

          接警后,民警让其家属立即强制制止其转账行为,并迅速赶至现场。经过民警的耐心解释,吕女士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至此,吕女士已经分四次转账,共被骗49997元。

          目前,该案件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警方提醒: 如遇“客服”主动来电,要求办理“退款、理赔”手续,一定要通过官方途径多方核实。时刻谨记:不轻信陌生来电和信息,不透露个人信息,不点链接不扫码不转账,不提供密码、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