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下午,浙江省举行第二十九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
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孙黎明,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杜旭亮,省经信厅一级巡视员凌云,重症医学专家、浙大二院综合监护室主任黄曼,杭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人才办常务副主任陈键,金华市浦江县县长俞佩芬介绍疫情防控工作相关情况,并回应公众关切。
2月25日0-24时,浙江省无新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新增出院病例20例。截至2月25日24时,浙江省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1205例,现有重症病例35例(其中危重16例),累计死亡1例,累计出院814例。
全省除无病例的11个县(市、区)外,连续5天无新增病例的县(市、区)有78个;连续4天无新增病例的县(市、区)有79个;连续3天无新增病例的县(市、区)有79个。
“五色图”显示:高风险和较高风险的县(市、区)0个,中风险的县(市、区)2个,较低风险的县(市、区)6个,低风险的县(市、区)82个。
相对于2月21日,新的“五色图”各县(市、区)变化情况主要是:
▶ 1.较高风险降为中风险(2个):桐庐、海曙。
▶ 2.中风险降为较低风险(5个):江干、鹿城、瓯海、乐清、瑞安。
▶ 3.较低风险降为低风险(7个):余杭、慈溪、龙湾、永嘉、泰顺、秀洲、温岭。
▶ 4.全部县(市、区)为低风险的市(8个):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衢州、舟山、台州、丽水。
从近期数据来看,我省已连续4日无新增病例,疫情发展态势持续平稳向好。但低风险≠零风险,当前,我省正值返工高峰,处于“防输入、防集聚”的重要节点,进入全面复工复产的关键阶段,各地要坚决杜绝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要继续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树立底线思维、增强风险意识,分类施策、精准发力,不断巩固成果、扩大战果。要聚焦防输入防集聚,加快健康码统一应用推广,全面推动“一图一码一指数”精密智控机制落地见效,切实守好乡村社区厂区商区园区“小门”,对重点人员要做到应查尽查、应核尽核、应隔尽隔、应收尽收,确保不发生失管脱管漏管,确保全省疫情保持平稳向好发展的态势。
针对大家关心的几个问题,相关发言人也一一回应。
问:疫情防控期间,我省采供血情况如何?听说有新冠肺炎患者捐献血浆,能否介绍下相关情况?
孙黎明:疫情的发生,对我省血液采集工作确实有一定影响,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街头人流量少,街头采集量短期内无法提升,二是组织团队包括大学生团队献血活动难度大,三是各地血液库存逐步下降,临床用血的压力与日俱增。
我省采供血机构积极关注疫情形势变化,同时认真研判临床供血需求,采取各项措施,努力做到疫情期间用血平衡。主要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一是固定献血点的增开频次,做到应开尽开,全省共开放固定献血点110余个;
二是按照分时有序献血工作目标,全面启动预约献血工作,省血液中心紧急开发全省预约献血系统,通过支付宝向公众开放电子献血证,实现便捷预约献血;
三是在全力开展献血采集工作的同时,严把三关,即人员准入关、健康征询关和消毒防控关, 切实做好疫情防控,专门印发团体献血采集工作实施方案,对团体献血的疫情防控提出明确要求;
四是建立分类开展、集中管理、联动保障的全省血液应急联动管理机制,在疫情严重的地区以预约献血为主,低风险地区加大团体献血力度,分批分时段组织安排上门采集。
在多方共同努力下,疫情发生以来,全省全血采集2.35万人次,全血采集量为38782.96单位,血小板采集4659人次,血小板采集量为6954.20单位,合计供应红细胞类血液52815.40单位,血小板为6974.60单位,基本满足全省停开择期手术情况下临床用血需求。但随着医院手术陆续开展,全省采供血总体形势处于紧平衡状态。
另外,新冠肺炎病人的救治一直牵动着全省人民的心。在国家明确对重型、危重型病例可采用恢复期血浆治疗,以及新冠肺炎康复者恢复期血浆采集具体要求以后,我省立即研究制定新冠肺炎康复者恢复期血浆采集与制备方案,指导全省开展工作。新冠肺炎康复者经定点医院评估后即可捐献血浆。采供血机构规范设置采浆环境,做好规范科学采集、制备和检测工作,保证血浆质量和捐献者的安全。符合要求的血浆在第一时间送往定点医院,定点医院对符合输注指针血浆的新冠肺炎患者,给予血浆治疗。
自2月17日东阳市率先完成第一例新冠肺炎康复者血浆捐献工作以来,杭州、绍兴、温州、丽水等市也陆续开展。截至2月24日,全省共完城36例康复者主动捐献血浆工作,总计捐献8800毫升,全部完成检测合格后,第一时间送往定点医院用于新冠肺炎危重型患者临床治疗。 目前,治疗危重患者26人次,部分患者取得较好疗效。
无偿捐献血浆的新冠肺炎康复者,虽然同样享受无偿献血者的荣誉和待遇,但他们的义举更应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感谢,他们也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勇士。据悉,红十字会将对新冠肺炎康复者捐献恢复期血浆给予一定的慰问和嘉勉。我们也希望,广大民众积极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
问:大家都很关注浙江支援湖北医疗队在前方的有关情况,请问浙大二院如何发挥自身的优势,参与做好援鄂医疗救助工作?
黄曼:2月14日,浙江向武汉派出了由浙大一院、浙大二院、浙大邵逸夫医院一共454人组成的第四批援汉医疗队,其中浙大二院一共有 171人,我们主要是整建制地接管了武汉协和肿瘤中心的ICU。
目前前线疫情的难点是重症和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抢救,入住ICU的患者多半是伴有器官功能的衰竭,重症肺炎的抢救过程中,器官支持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目前的技术和设备都是可以保障的,我们在之前肺炎的呼吸衰竭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这场疫情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为这次的新冠肺炎与以前的病毒性肺炎有共性的部分,也有不同的地方,至于治疗的手段,我认为时机和模式是更重要的点。
针对这次新冠的特征,还有一些其它的表现,比如会出现其他功能的衰竭,根据新冠疫情的特征,我们接到任务后组建了一支由42名医生的团队,这当中有32名是跟重症专业相关的,我们要确保重症的救治队伍。同时,我们增加了心内、血液、消化等专业的医生,综合性地救治重症和危重症的新冠患者。还有一个“武器”是,浙大二院远程会诊非常完善,顺利的话,我们一周后会开展EICU电子远程系统的项目,也就是实时监控武汉协和肿瘤中心的重症监护室。
随着各行各业复工复产稳步有序的发展,到医院门诊和住院的病人是逐渐增加了,经过了一个多月的准备,各家医院都准备了相应的措施,建立了一个完善的防控体系,大家就诊的治疗过程当中,需要注意:
第一,如果有发热、呼吸道的症状,请主动告知。
第二,就诊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出示健康码。医院现在入口的地方都会有体温监测,体温的监测会受温度、空调的影响,有可能被复测,请大家配合。对于红码和黄码的患者,大家不要担心,医院有相应的筛查和隔离,再安排相应的专家给予治疗。
第三,全程做好个人的防护,尽可能减少陪护人员。